随想十一:补江总白猿传
《补江总白猿传》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不需多言。至于故事情节,就算没有读过原文,多少也会知道一些:毕竟许多传说的线索过于相似了。故事说的是梁大同年间将军欧阳纥南征至长乐,妻子被一白猿掳走。欧阳纥入山找寻,设计杀死白猿,救回妻子。但是妻子已有孕在身,后来生下一孩子,状貌似猿猴,就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欧阳询。类似的情节也在后来的《陈巡检梅岭失妻》出现。但是梅岭那篇情节更加复杂更加曲折,看起来更觉刺激。
下午随手翻了林语堂先生的《中国传奇》(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的中译本)。 里面就有收入白猿传这个故事,但是在情节上做了很大的改动,显得更加现代,也更加对我的味口。林的改写,讲原本单薄的传奇扩充为丰满的动人的故事,而且,讲故事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在林的故事中,欧阳将军费尽艰辛来到白猿的国度,发现被掳来的女子生活得富足而满意,而白猿也显得豪迈而慷慨,不像原著中那样神秘与阴郁,叫人不寒而栗。林的改写中,欧阳将军和白猿进行了一场比试,来决定是否让他带回他的妻子。欧阳将军输了比赛,不得不离去,但是一年后他再来,已经为白猿生下孩子的夫人却不愿和他一块回去了,她要留下!
林的改写,狠狠地抽了那些无聊文人一嘴巴!原来的传奇,据说最初的目的只是为着嘲讽欧阳询来着,可以说只是一个无聊的文人游戏,为着更加无聊的人身攻击。撇开这些动机不说,只看故事本身,白猿虽然神通广大,但是在人的阴谋下却显得不堪一击。在古代的志怪或者笔记中,鬼狐妖精总是显得很无助,无论它们的力量有多强大,终于还是很难逃脱悲剧的命运。这不是一句豪迈的人定胜天能够带过的。在《悟空传》看到的一些东西,很深刻的印在心中。所谓妖,就是神所管不到的部分。而妖是比人还要低等的一种存在。这样的思想,似乎在古人心中就有了。神,是他们所不敢得罪的,偶尔调侃一下也要遮遮掩掩,但是妖就不同了,可以在它们身上肆意的发泄自己的恶毒的阴暗的心理,征服欲,杀戮的快感,各种各样的邪恶的心态都可以加在这些“邪恶”的存在之上。有时觉得鬼怪这些东西被人臆造出来并不是敬畏用的,只是为着用来消灭它们来寻找人类的满足感。戕害够了,还要找些奇奇怪怪的所谓天道啊报应啊之类冠冕堂皇的借口来作为理论依据。这和希特勒的种族屠杀有什么区别!!!看原著时我是看的心惊肉跳,文中写道,“有妇人数十,帔服鲜泽,嬉游歌笑”,她们生活得如此自由而又惬意,可是她们却要帮着素不相识的欧阳将军杀害给了她们这样美好生活的白猿。我不知道白猿犯了什么错,只是强掳人妻女,但是他给了她们幸福的生活,让她们在那样的乱世中感到满足,得到安宁。可是他是异类,所以他必须被一个人类的英雄杀死,这就是他的宿命。所以他自己也凄凉地说:“吾为山神所诉,将得死罪。亦求护之于众灵,庶几可免。”“吾已千岁而无子。今有子,死期至矣。”“此山复绝,未尝有人至。上高而望不见樵者。下多虎狼怪兽。今能至者,非天假之。何那?”这样的白猿,真让人扫兴,只是一个被那些懦弱的文士阉割过的白猿,一切都是天命,他只有安静地死去。真让人怅然!
林先生笔下的白猿,自信而果决,他矫健勇武,而且他心计周全,他就是一个实力强大的英雄。他为着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勇敢的战斗,无论对手是谁;但是他又公正无比,他遵守承诺,他就是一个完美的化身!在他的映衬下,人类的欧阳将军显得急躁而又无能,最终活该郁闷而死。这样生机勃勃的白猿才是真正的精灵。像人猿泰山中的泰山那样,身手敏捷而又心思缜密,而且心底善良,相形之下,他的堂弟克莱顿就显得苍白软弱,不值一提,难怪珍妮会不顾一切地爱上泰山这个野蛮人而无视克莱顿的地位和财产。像泰山那样的充满活力的才是一个真正健全的人!(顺便说一下,泰山系列最喜欢的就是第二部《返璞归真》,在丛林中的泰山才是真正的泰山,小时候反复读了十数遍仍然不舍放下……)
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只是那些半阳痿的无聊文人的一个无聊的臆想,别指望他们会有什么好东西,只会玩弄阴谋和权术;《陈巡检梅岭失妻》虽说情节更加曲折,但是更加无趣,还要靠牛鼻子老道出马,看了就烦;林先生改写的《白猿传》,郑重向大家推荐,我喜欢那个率真的强健的白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