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6日星期六

愤怒与悲悯让我失声

山西黑砖窑已经越闹越大,最新的消息说胡温已做了批示。对这样的事件,我依然保持冷漠,这样的悲剧,从前有,将来还会出现。人性是极端丑恶可怕的,如果审视自己的灵魂,我想任何人都会为自己的卑劣与无耻而脸红。

我后悔读了吴思的书,他的书让我眼中的美好与和谐彻底崩溃,从此我质疑并且否认一切善良,在感受美丽与纯真是会下意识地联想表现遮掩下的本质。这让我变得痛苦不堪,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深刻去看穿去透视,我的浅薄与我的尖锐成为一个致命的矛盾。

最近在看银英,自由行星同盟标榜的民主,却成为滋生腐败和权欲的温床。任何制度都有其缺陷,狡猾的人总会利用这样的缺陷为自己谋求利益。于是很快就会发现把持民主的都是一些让人恶心的政客,尽管他们以伪善来迷惑选民。可是把持了权力的他们却会千方百计地阻止民众发现更改制度中的不足。到这时,民主其实已经死了。很不幸,任何制度都会走到这一天的。至于专制制度,一切都维系在专制者的个人身上,这几乎就是一场赌博。

所以,只要人性中的贪欲不消灭,丑恶是不会灭的。

尽管去愤怒吧,一切都只是徒然。而且,很可笑地发现许多人心理还停留在明君良吏的古老层面上,寄希望于高层的强力动作。如果大家没有完善制度的意识与能力,空谈民主是一件愚蠢而且可笑的事。

还是继续看诗论吧,沉浸在诗人想象中的美好境界,比关心这个丑恶的世界惬意多了。今天去图书馆交了超期书的罚金(呜呜~)然后又借了一些书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看得完:两本六朝诗论,一本隋唐史,一本墨子城守简注,一本黄河变迁史。最近找到04年中华书局出的一套岑仲勉著作集,之前没有拜读过岑先生的著作。治隋唐史者多受陈寅恪先生影响,但是岑仲勉先生是自学而成大家,无师承,非科班,应该与陈门会有一些差别吧。先读再说。

2007年6月15日星期五

大山百合香-永良部の子守唄~Where is Yo


很喜歡囃子部分呢!

夏天了。虽然连着下了两周的雨,但是很快就会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真想去冲绳或者奄美,蔚蓝的天空下是同样蔚蓝的海水,还有红衣的歌者唱着动人的島唄,想想都覺得心動。在小酒館里喝着啤酒(沖繩的酒館應該和本土的居酒屋是有很大差別的吧),或許就能遇上活寶般可愛的歐巴桑ティンク ティンク唱著熱情活潑的歌謠~

子守唄,可以簡單地解釋爲民謠,如果要認真地區分,還是相當講究的,沒必要搞得太累。永良部是奄美諸島中的一個島嶼,一般叫沖永良部島。從前一直誤會口永良部島就是沖永良部,其實口永良部是大隅諸島里的另一個島嶼。奄美和沖繩一向都是幷稱的,畢竟都是琉球王國舊地,雖然現在奄美歸屬鹿兒島県,而沖繩諸島獨立設爲沖繩県,但是在各方面,從習俗到人種都非常接進,与本土卻有較大區別。琉球諸島不但以其熱帶的濱海風光馳名于世,還有瑰麗的文化遺産——島唄。島唄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給人以極大的感動与驚喜。雖然在現在的商業浪潮衝擊下,純正的島唄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但是還是有不少歌手堅持著傳統,傳承和發揚著島唄的優美与純樸。每每聽到標志性的三弦与歌手异常寬廣与靈動的聲音,就感動得無以復加。很誠懇的說,現今比較熱門的一些沖繩或者奄美籍歌手,比如夏川りみ,比如中孝介,比如大山百合香,他們的音樂其實已經偏離傳統的島唄很遠很遠,只是將傳統的三味線伴奏与演唱技法用在現代的音樂上,平添了一份古樸与動人。老一輩的朝崎郁惠、築地俊造,現今的元ちとせ等人的比较地道,可是我听得不多,很遗憾。

还有Begin,這個組合對島唄的推廣起了極大的作用,他們爲Rimi等人創作了大量的優美音樂,而且自己也演唱了不少好歌。據說他們是同情并參與了沖繩獨立運動。沖繩的地位的確有些尷尬,但是撇開政治不說,只單純地欣賞音樂就好了。

對于島唄瞭解也不是很多,憑著自己的感覺和一些粗淺的歷史地理知識,就瞎掰了一通,呼,真是膽大包天呢~

補充一下:對于島唄,VC日音區的一青咲大大見解可深刻多了。大家可以直接去他的部落格轉轉,收穫一定不少。嗯,聲明一下,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

やなわらばー - 夏休み



旧歌一支。收在2004年的Mini「青い宝」中。很kawaii的一支歌曲,顽皮而随性,听到单车铃声时,脑海中浮现出少女骑着单车从高坡上俯冲下来的场景,就像《侧耳倾听》里那样。真是美妙呀。

考完了,呼,接下来的小学期,要完成一个精馏塔设计,还有去三明的一个破工厂呆三周。整体说来是相当清闲了。可以干点好玩的事儿啦,哈哈~

考前


凌晨3点19分。

Nana玩得累了,钻进我的挎包,睡得安详。一块抹布,一个纸团,贴在桌的课表,扔在地上的不倒翁,一切都让它激动而亢奋。奋力了很久,想顺着阶梯爬上我们的床,只差最后一级时不慎踩空摔了下来,惊起叫声一片。连续失败了数次,跑开,自顾自地玩着乱成蛛网的网线。总喜欢围着电器打转,真担心它会触电。

像个小孩呢。坏坏得叫人疼爱。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

随便写写

如果 ,你遇见迷路的宇宙人,请陪他聊聊天吧……

文化侵略~没有必要国学基础的人说这种话是很可笑的!

------------------------传说中的分割线---------------------

今天把豆瓣里的“我读”全部清除了,呼~没什么,只是觉得从前的阅读经历太芜杂太纷乱,是时候做个了断。很有些诧异的是,有些书的读者实在是少的可怜,比如俞平伯先生的一个散文集《中年》,只有四人读过,也许是觉得这个选本不好所以不屑去读吧,更多人关注的应该还是他的红学成果~还有韩国河瑾灿写的一个小说《情书》,和岩井俊二的同名小说比起来,读者数少得惊人,只有五人。我已经忘了故事的细节,总之是很简单的事儿,一个年轻的老师在贫穷的山村学校遇上一个大龄女生,两人相爱了,然而最终分离了。韩剧惯常的小悲调调,但是文字洗练而动人。很多年前看的了。我一直以为九州现在是大众化了,但是很惊讶的发现原来九州系列的那些小说在豆瓣中的读者大多只有五六百,这个数字大大低于我的想象。猴子他们那班人还得努力呀~

图像 “http://www.douban.com/lpic/s1932999.jpg” 因其本身有错无法显示。

最后为一本旧书做个广告,《京华心影: 汪曾祺散文精选》。这个系列的名字让我很反感,号称什么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传说中的八大家就没有几个喜欢的了,那这个来做噱头,很无语。但是这个选本我很喜欢,是汪老的所有散文选本中最喜欢的一个。我收了汪老的集子,林林总总三十几本,散文中整体感觉最好的是《逝水》《人间草木》和这本《京华心影》。小说的选本比较少,整体出色的就是一个自选集《菰蒲深处》,然后就是一个很老的本子,八十年代出的《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收入一个叫百年百种优秀图书的文库里,是我第一次接触汪老,第一次的感动也是难忘的,但是现在看来,后期的作品几乎都没有,感觉分量太轻了。浙江文艺社的一个叫世纪文存的系列有一本《汪曾祺小说》,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直白毫无意境,而且封面也难看得一塌糊涂,其实选文倒是很好。98年的时候北师大出版社有出过一个《汪曾祺全集》,八卷本,装帧做得很差,尽管如此还是很想买。可是在周边的书店都没有见到,只有晓风在一年多前答应了在适当时候会进一套,至今没有。学校图书馆中倒有一套,在保存库中,我没有借出的权限,只能在库中阅读。断断续续地把小说和散文部分读完了,第七卷戏剧部分和第八卷还没有读。

发现,原来早在2005年我就在豆瓣漂游了。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共有友邻12人,参加小组10个。的确是很重要的一段时光。扯远了~

2007年6月13日星期三

灌水十三:发发牢骚

发发牢骚,呼~

一天强塞一本教材,崩溃!昨天从下午四点开始,一直对着一个叫反应工程的无耻家伙,煎熬到凌晨三点多,到了极限。大致算了一下,要考七章,我看了五章,超过60%,于是很坦然地睡觉。可是睡觉也不安生,早上七点多就被吵醒,半睡半醒间到了考场。还好,考题的分布还算合乎比例。把会写的都填上,不会写的,瞎掰一些上去,实在连瞎掰的都无话可说,又觉着空着不好,于是就写上すみません. 想起来我的老师们还是挺可爱的,某次实验处理得到的图线与理论值偏差太多,我在一旁写上惨不忍睹,结果老师批改完后还附上一句,“还好啦,比我当年做的要漂亮一些”,看完之后直接晕菜~

结果写完之后还有半小时剩余,趴着补个回笼觉。呼~六十分万岁!!!

后天还有最后一门考试,嘻嘻,虽然也是一点没看,但是一点也不紧张,大家都一样,这门课没几个人认真上过,老师心知肚明,不可能太为难我们,就算卷面很难看应该也会放过,这就是考验RP的时候!我实在太狡猾啦!话是这么说,但是明天还说要看看课本的,五百多页,看个300页就OK. 想来,这学期好像也就物化和传质两门课有为考试准备了一天以上。还是没有Lucky Star里的此方猛,那家伙从来都是考前一晚才把课本带回家。一晚搞定,自愧不如呀。对她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对Lucky Star很有亲和感,就是因为此方,在她身上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在外人眼中,我也总是一副没睡饱的颓唐样在飘~

我该吃晚饭了,饿呀。补回笼觉补得太久,一直睡到八点多,今晚又不用睡了~

2007年6月12日星期二

随想十三

战略是因为正确才会获胜,而战术是因为胜利,所以才显得正确。对于无数热衷于战史研究的人,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战场上的情形瞬息万变。妄图在指挥所里完成一切构想,不是天才就是白痴。很显然,天才几乎不存在,白痴倒是有许多。所以,作为前线的实际负责人,中层指挥员在战术层面上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来说,一些通用的品质是必须的,比如坚定的信念,比如敏锐的直觉,比如活跃的思维,比如无畏的勇气,还有对生命的悲悯。名将本来就不是怪物,他们只是将本身的品质与战场的局势结合起来,以其洞察力和果决的行动完成预定的目标。还有直觉,在战场上直觉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一个敏锐(说成是敏感也可以,名将应该要有神经质般的敏感)的指挥员的直觉。至于战史,对战场上的指挥官只能作为一个借鉴。单纯照搬兵书的赵括之流,也只能留下白痴的骂名了。霍去病曾经拒绝了皇帝教授兵书的好意,“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这个回答可说是是他对自身彪炳战绩的总结。但是,往往被人误读为年少气盛的豪言壮语。他以他超越时代的眼光批判了教条主义,也指出了战场上的最高原则——“随时”。

研读战史战例不是没用,但是不能拘泥于前人,重要的是提炼出最紧要的原则,然后与现时相结合。读兵书也是一样,真正的精髓往往就是几句话,人人都知道,集中兵力呀,用奇不用正呀,兵贵神速呀……但是如何让这些原则变活变成己方的优势乃至胜利,这就是对指挥员的最大考验。马谡守街亭,不当道而据守道旁小山,这个决定其实是非常棒的。首先避开魏军锋芒,并且获得居高临下的优势,足以在侧翼威胁魏军。我一直很怀疑,以马谡的资质不可能会忽略了水源这样重要的要素。虽然事实上他是因为被切断水源而导致失败,但是有可能是被人出卖而失去水源。(这个扯远了)

从感情上说,喜欢战术层面的东西,尽管也在用诈,但是毕竟是实地对决,那种热血澎湃或者是心如死灰,那样张扬而炙热的宣泄,是躲在最深处制定战略的人们所无法体会的。出而为将是所有武官都感到兴奋的事情了。

瞎扯一通,反正就是那些空话。关于战争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只有真正在战场上才能感受到那份特有的豪迈与惨烈。呼,说到底我还是一个好战分子,尽管也深知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是还是渴望着能够真正见识一个名将的成长。真是残酷到丑陋……

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

旧闻一则

以下内容来自中科院网站,有经过改动和删节。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孙世刚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等科学家采用一种新的电化学方法,首次制备出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粒催化剂,显著提高了铂纳米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他们发展了一种新的电化学方法,能够控制纳米晶体的表面结构和生长,合成具有高表面能的金属纳米晶体,而传统的化学法只能合成低表面能的金属纳米晶体。

在研究中发现,铂族金属单晶的高指数晶面不仅催化活性很高,而且稳定性好,这是因为高指数晶面具有开放的表面结构和高密度的台阶原子,而且处于短程有序环境。因此,制备表面为高指数晶面结构的铂纳米晶粒,是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途径。但是,铂晶体在生长过程中沿高指数晶面方向的生长速度远快于沿低指数晶面方向,导致高指数晶面趋于消失,最终生成的铂晶体表面主要由原子排列密集的{111}、{100}等低能低指数晶面组成。

课题组利用高指数晶面在氧化条件下稳定性高的特点,通过方波电位产生的周期性氧化/还原的驱动,调控铂纳米晶体生长过程的表面结构,首次制备出高指数晶面结构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同时控制条件,可使铂纳米晶体的尺度在二十到几百纳米内变化。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证实,所制备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由{730}、{520}、 {210}、 {310}等高指数晶面围成,并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可耐高达800摄氏度的高温。5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以长篇报道刊登了这项最新成果。

孙世刚和王中林认为该研究的重大意义主要在于:所发展的表面结构控制生长的电化学方法可以拓展到其他铂族金属,如钯、铑等,也可以运用到制备其他高指数晶面组成的不同形状的金属纳米晶体。这将丰富纳米晶体表面结构控制生长的内涵,深化对金属晶体生长规律的认识;该研究不仅开辟了一条通过控制纳米粒子表面原子排列结构提高催化剂性能的崭新途径,也是将模型电催化剂的基础研究推进到实际催化剂设计和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进展。

《科学》杂志的3位评审人对该工作的原创性和重要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科研成果不仅指明了一种控制纳米粒子生长使高指数晶面暴露在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而且将导致异相催化中的新发现。

果然,我是没有科学上的敏锐性的。想起来就在这个时间前后完成了一篇纳米材料方面的综述作业,老师特别批注了可以关注一下自己学院老师的研究进展,我很迟钝地没有领悟。刚才搜索铂纳米关键字,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这个成果的报道。呵呵,Science呐,这可是金字招牌,谁都要来分一杯羹,就算只是抢新闻也要特意强调一下Science。呼~在感受到研究意义重大的同时,我更感觉到了孙世刚老师的前途,嘻嘻,玩笑而已,但是的确很有希望补个院士呢。林鹏院士刚去世不久,想起那个闹剧似的车祸,我们学校的所有院士全部挂彩,还终于走了一个,很有些恶心~算了,这种东西,不适合我这种差等生关心,我只需要为今天的传质与分离工程考试平安过关小小庆贺一下,然后再为后天的反应工程继续头痛……

2007年6月10日星期日

80%完美

关于fan,我自知不够格。晓曦曾无数次用轻蔑的语气嘲笑我是个伪迷,对此我无话可说,只能无言的承受。

虽然他是就足球方面而言,但是联想到其他方面,似乎也是一样。

Z同学曾经质问过,如果是歌迷,可是有为喜欢的歌手做过些什么吗?作为一个fan,似乎就承担起了对歌手的一份责任与义务。对的,不这样的话,怎样能体现出fan的骄傲与自豪来呢?所以我不是一个够格的fan。对于音乐,我一直都是独自聆听,努力着将创作者的情绪转变成自己的情绪。可以肯定,在这样的转化过程中,肯定有损失或者偏差,就像将CD音频转化为MP3文件那样。而且,出于一种是矜持毋宁说是自卑的心态,我很少也不太愿意将自己的心境与人分享,习惯于一种安静的独自存在。我害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些繁杂的利害让我觉得无力而疲惫,我宁愿与外界隔绝也不要被人群所包围。还有一点原因是我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的思维破碎而敏感,很少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想法,只是星星点点的凌乱的火花而已,这点让我很自卑而且无奈。

我不喜欢论坛,任何论坛都给我喧嚣而芜杂的感觉,我无法融进这样的环境,只能在角落里沉默着观看。我就是所有论坛都厌恶和鄙视的那种超级潜水员。如果可以,我连注册都不愿意,只是大多数论坛都有权限限制,逼迫我很无奈地参与。还有,在论坛里发言,感觉就如Nana的感触一般:那是人家的地盘呀,要梳洗打扮之类的。但是在自己的blog就不一样乐,hoho,我的房间一向都是乱糟糟可以让我在里面肆无忌惮,我的blog也一样,在这我拥有绝对的自由与自主。

作为fan,还要有宗教狂的气质。很遗憾,我没有。更多时候我表现出来的是令人扫兴的冷静或者是冷淡。没错,我是喜欢某些歌手,超出对一般人的喜爱,但是我还是不能为他们做到如痴如狂。更多时候我会刻意地保持对他们的距离,免得自己变得疯狂。

但是,不可否认,心中是有偶像的,他们也很强烈地影响着我的思想甚至生活。首先是Miho,她的姿态淡泊而坚定,散漫而富有情趣。我是个极其散漫而慵懒的人,Miho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我的追求与向往,尽管可能不能像她那样从容,但是我想我会努力的。Cheer,基于同样的理由。ZARD,她的坚强与辉煌,她音乐中那种不屈的勇气,在我疲倦而懈怠的时候,常常让我内疚自责。然后是GC,看着他们四人的出现,就让我觉得看见奇迹,Yuri的温厚嗓音真的很有力量,而大叔的编曲常常让我感动,Nana的词作,尽管无法完全看懂,但是那些冷寂的意象却让我阴暗的心灵共鸣,至于大饼,我没学过吉他,没有riuka同学的那种崇拜,无视~Alan Jackson,我很少听欧美音乐,但是Alan是例外,他就是我心中父亲的形象,温情而有力,听他的What I Do感动得流泪。许巍,喜欢的是时光漫步之后的许巍,同样是温情而智慧的形象,充满禅意的音乐让我平静。最后是川嶋あい,小爱的音乐和她的人生都无限美丽,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这样的博爱似乎是很可笑的,但是他们真的在不同方面影响着我,感动着我,尽管我不会为他们作出什么疯狂的举动,当时在年老时的回忆,他们的作用会显得极其的显著吧。

离题了。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