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2日星期二

随想十三

战略是因为正确才会获胜,而战术是因为胜利,所以才显得正确。对于无数热衷于战史研究的人,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战场上的情形瞬息万变。妄图在指挥所里完成一切构想,不是天才就是白痴。很显然,天才几乎不存在,白痴倒是有许多。所以,作为前线的实际负责人,中层指挥员在战术层面上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来说,一些通用的品质是必须的,比如坚定的信念,比如敏锐的直觉,比如活跃的思维,比如无畏的勇气,还有对生命的悲悯。名将本来就不是怪物,他们只是将本身的品质与战场的局势结合起来,以其洞察力和果决的行动完成预定的目标。还有直觉,在战场上直觉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一个敏锐(说成是敏感也可以,名将应该要有神经质般的敏感)的指挥员的直觉。至于战史,对战场上的指挥官只能作为一个借鉴。单纯照搬兵书的赵括之流,也只能留下白痴的骂名了。霍去病曾经拒绝了皇帝教授兵书的好意,“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这个回答可说是是他对自身彪炳战绩的总结。但是,往往被人误读为年少气盛的豪言壮语。他以他超越时代的眼光批判了教条主义,也指出了战场上的最高原则——“随时”。

研读战史战例不是没用,但是不能拘泥于前人,重要的是提炼出最紧要的原则,然后与现时相结合。读兵书也是一样,真正的精髓往往就是几句话,人人都知道,集中兵力呀,用奇不用正呀,兵贵神速呀……但是如何让这些原则变活变成己方的优势乃至胜利,这就是对指挥员的最大考验。马谡守街亭,不当道而据守道旁小山,这个决定其实是非常棒的。首先避开魏军锋芒,并且获得居高临下的优势,足以在侧翼威胁魏军。我一直很怀疑,以马谡的资质不可能会忽略了水源这样重要的要素。虽然事实上他是因为被切断水源而导致失败,但是有可能是被人出卖而失去水源。(这个扯远了)

从感情上说,喜欢战术层面的东西,尽管也在用诈,但是毕竟是实地对决,那种热血澎湃或者是心如死灰,那样张扬而炙热的宣泄,是躲在最深处制定战略的人们所无法体会的。出而为将是所有武官都感到兴奋的事情了。

瞎扯一通,反正就是那些空话。关于战争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只有真正在战场上才能感受到那份特有的豪迈与惨烈。呼,说到底我还是一个好战分子,尽管也深知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是还是渴望着能够真正见识一个名将的成长。真是残酷到丑陋……

3 条评论:

匿名 说...

和平主义者飘过……
不过将军里面超喜欢隆美尔。如果要颠覆政权,铁血是必须的。
MS现在一个人决定战争胜负已经不可能了,技术至上。

Z 说...

读第一句话就糊涂了,望指教何谓战术何谓战略。

Camelye 说...

To riuka,无论何时战争的主导因素都是人~技术至上的观点是被美军的近几场不对称战争误导了……

To Z,其实,第一句话是银英中杨的观点。最近一直在兜售他的一些见解,对他的崇拜之情有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怎样都不觉得肉麻~其实小时候很想成为军人,想当个营长,团长以上的职务就没劲了~

我一般都上传到mofile,但是最近mofile很抽风,megaupload也有在用,这的网络用起来还算顺畅。诶,其实我还想要Mochi的音乐的说^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