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厥的一些问题
无聊东西,写着玩。又长又臭,没兴趣者直接无视就好
匈奴最初见于文字的首领为头曼单于,突厥则为土门可汗。中间有个匈奴人赫连勃勃建了一个夏国,都城叫“统万”。岑仲勉先生认为这些都是突厥语tuman(意义为万) 的不同翻译。但是一般的记载是说赫连勃勃野心极大,认为自己可以统一天下万国,所以定都统万。谁知道呢实在的情形呢。岑先生据此认为土门可汗原来任万户 长。这个,还不如说这里的万为虚数,指可汗领地属民极多更恰呢。岑先生还考据金人有忒母,蒙古称秃绵或万户,都是类似的。《新唐书》中土门又作大吐兀,自 号伊利可汗(伊利意为王)。
东西突厥,原来只知道是突厥内部纷争导致的分裂。其实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木杆可汗助波斯攻灭囐哒(也译作挹怛,就是滑国,东罗马人所谓之白匈奴,),以乌浒河(今阿姆河)为界分割其国土。之后木杆可汗封土门之弟室点密为叶护可汗守此土,即为西突厥之始。这时的西突厥只能算是突厥的境内的一个藩国,岑先生认为与成吉思汗西征分封朮赤相类。后沙钵略可汗时,室点密之子玷厥与沙钵略互相攻伐,自立为达头可汗,西突厥独立,开始与东突厥对 峙。林幹先生认为东西部于公元583正式分裂。岑仲勉先生则说得较为含糊,沙钵略死后,其弟处罗侯(叶护/莫何可汗)继,一年而死,沙钵略之子雍虞闾(都 蓝可汗)继,与达头合击叶护之子染干(这个就有名了,号突利可汗,后受隋文帝封改称启民可汗),突利不敌入隋称臣。不久都蓝被麾下所害,国内大乱,达头奔 吐谷浑。岑仲勉先生认为这才是东西突厥分立之始。若以这个说法,应该公元599年。
还有东西突厥的世系问题。突厥可汗以阿史那为姓,自土门始,号伊利可汗。传子科罗,号乙息记可汗。科罗死,弟俟斤(也做“燕都”)立,号木杆可汗(木汗、朮汗)。木杆可汗与波斯攻灭囐哒后,封室点密于囐哒旧地,是为西突厥之始祖。木杆卒,其弟他钵可汗继,“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这样自大的混话就是他说的。他钵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死,其子庵罗(隋书作“菴罗”)短暂在位,迫于内争,让位与科罗之子摄图,是为沙钵略可汗(始波罗),庵罗降为第二可汗;封木杆子大逻便与阿尔泰东,称阿波可汗;摄图之弟处罗侯管辖东部称突利可汗;此时室点密已死,其子玷厥继西突厥为达头可汗。这就是五汗并立。后来,沙钵略先后与阿波可汗、达头可汗交战,灭阿波,达头独立,东西突厥分裂。沙钵略死,其弟处罗侯即位,称叶护可汗(莫何可汗)。一年而死,沙钵略之子雍虞闾立为都蓝可汗。处罗侯子染干继为突利可汗,遭都蓝可汗攻击,入隋,受封为启民可汗。后都蓝被杀,西突厥达头可汗占漠北,自称步伽可汗。大业五年,启民可汗卒,炀帝立其子咄吉为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部众渐盛,雁门之围,让炀帝狼狈不堪,李世民就在这时展现了他的军事天才。其后天下大乱,许多割据势力都臣事始毕,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 道,甚至李渊也曲为优容。武德二年,始毕之弟处罗继,武德三年,处罗死,弟颉利可汗继。之后就是大家熟悉的李世民灭东突厥,公元630年,李靖率唐军擒颉利, 东突厥灭。
西突厥世系较为复杂,中间有许多疑点和空缺。启民入隋,都蓝被杀,西突厥的达头攻占漠北,自号步伽可汗,实际上已成为东西突厥最高可汗。但随即遭隋军 反击,漠北各族又反抗,很快败走吐谷浑,不知所踪。隋书又视阿波可汗(大逻便)为西突厥,其死后,立泥利可汗,卒,子达漫立,号泥撅处罗可汗。泥撅处罗可汗归附隋朝,后裴矩(这家伙很有些手腕。似乎某年高考有考他的列传)劝炀帝另立达头之孙射匮可汗,(新唐书说是国人所立)射匮可汗攻灭泥撅处罗可汗,泥撅处罗只身入隋。射匮时,西突厥逐渐强大,与东突厥为敌。武德二年,射匮死,子统叶护可汗立,西突厥更加强盛。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有描述。后统叶护病,部众叛离,莫贺咄杀之,自立为屈利俟毗可汗。统叶护子咥力特勒为部众推立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后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攻灭屈利俟毗可汗,为大可汗。肆叶护可汗猜忌下属,为人所驱,忧死,国人迎泥孰立为咄陆可汗。 咄陆可汗死,弟同俄设立,是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后有部众立谷设为乙毗咄陆可汗,而与咥利失交战西突厥又分二国。 乙毗咄陆可汗建廷镞曷山西,谓之“北庭”,咥利失援穷,奔拔汗那而死。国人立其子,是为乙屈利失乙毗可汗,逾年死。迎毕贺咄叶护立之,是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后为乙毗咄陆可汗攻杀。乙毗咄陆可汗为唐军所攻败走。唐立乙屈利失乙毗可汗之子,是为乙毗射匮可汗。后阿史那贺鲁借唐力取咄陆旧地,自立为沙钵罗可汗。贺鲁或叛或降,唐军数次出击,后为苏定方所擒。西突厥灭。
后来突厥贵族又复辟,史称后突厥。世系就懒得说了。看了周书、隋书还有新唐书,头有些疼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